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退火→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冷却速度极慢),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平衡接近均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正火→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热处理。淬火→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演变出不同的热...焊缝热处理电加热器。浙江履带式加热器履带式加热器类型
根据热处理工件将所需的履带式陶瓷电加热器用不锈钢丝相联接起来(两间距一般不应超过壁厚)然后覆盖在加热工件上,用不锈钢丝或不锈钢带捆扎紧陶瓷电加热器,不使电加热器局部悬离工件,以免加热器悬离部份热量传导过慢而烧坏。另外要注意加热器不能相互重迭放置,否则加热器将很快烧坏。在热处理时加热器上必须铺设保温层,否则会出现因热量大量散失而温度上不去的现象。保温材料我们提倡采用硅酸铝纤维针刺毯保温层厚度取50-80毫米、宽度根据加热器宽度而定。一般为加热器宽度的一倍左右。保温层覆盖在加热器上面,然后用铁丝或扁钢带扎紧、加热器的引丝(即导线)不能包在保温层内,以免绝缘层熔化造成短路。容器大工件反面也应尽量铺设相应的保温层,固定方法根据使用现场决定,容器工件反面也应尽量铺设相应的保温层,固定方法根据使用现场决定、有条件情况下采用工装,总之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注意加热器两面不能同时铺设保温层、哪怕一小块地方也不行。吴江履带式履带式加热器检修SCD绳式电加热器厂家。
焊前预热和后热是为了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温度一般在100-200度,后热不属于热处理,也是一种缓冷措施,后热的温度在200-300度,有的单纯是为了缓冷,有的是针对消氢处理的,一定的后热温度,能使焊缝中氢扩散出来,不至于集聚导致裂纹。后热保温时间要根据工件厚度来确定,一般不会低于。焊后热处理的就多了,主要分为四种:1、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消除应力退火,温度一般在600-700之间,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2、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正火,温度在950-1150之间,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再如不锈钢的固熔、稳定化处理,温度在1050左右,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尤其是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再如淬火,不同的淬火工艺能得到不同的效果,提高钢的耐磨性,硬度等。3、先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处理再进行低于下转变温度下的热处理。比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等。4、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的焊后热处理。750-900之间,一些材料的实效强化重结晶退火等。
电加热器在机械行业的设备处理中有很大的应用,比较熟悉的就有全自动包装机、制袋机等设备等,它们都需要用电加热器进行产品的封装和处理。当然电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可能发生故障,其中以烧断和电加热器内部系统的短路尤为常见。一旦电加热器出现内部系统的短路故障,如果不及时排除,就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使用,甚至还会导致电加热器内部系统损坏,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要想办法去避免电加热器内部系统故障的发生。电加热器一般是由温度控制仪表的触点来控制其内部的交流电源通断的,当电加热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它的温度控制仪表的触点接通,温度上升;当电加热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度控制仪表的触点断开,温度下降,保证电加热器工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电加热器出现烧断故障的话,操作人员无法判断电加热器是温度升高加热器正常断电,还是加热器断路故障造成的电加热器断电。由于加热器的热惯性,电加热器内部的温度需延迟一段时间才降下来,这样当电加热器的操作人员发现产品不合格后,已造成了浪费,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对此,应该为电加热器设置断路检测装置,它能够有效的自动识别温度升高加热器断电和电加热器断路故障,从而做出正确及时的应对措施。履带式加热器规格尺寸。
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主加热带的热处理工艺步骤1.初步确定主加热带的热处理工艺根据热处理对象,结合各自所固有的特点及相应的局部热处理目的,以及技术设计文件、相关的标准规范确定热处理的关键工艺参数,关键工艺参数包括升降温速率、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加热带的宽度(wphb)。步骤2.优化主加热带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判断均温带的宽度及沿厚度方向温度的均匀性是否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处理模拟实验进行验证,以优化主加热带的关键工艺参数。二.确定副加热带的热处理工艺副加热带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副加热带中心位置距主加热带的距离wdcb、副加热带最高温度ta和副加热带宽度wahb;步骤3.副加热带中心位置距主加热带的距离wdcb的确定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焊接及热处理模拟,采用步骤2所确定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及关键工艺参数,查看热处理过程中及保温过程轴向应力(回转结构)或横向应力(平板结构)变化结果,确定产生压应力的中间位置wdcb,产生压应力的中间位置wdcb距离焊缝中心为wphb步骤4.副加热带最高温度ta的确定在步骤3所确定的副加热带的中心wdcb位置,先假设副加热带的宽度为主加热带的宽度,比较不同保温温度下热处理后应力的分布情况。LCD型履带式电加热器。浙江履带式加热器履带式加热器类型
热处理远红外电加热带。浙江履带式加热器履带式加热器类型
密集集箱管座焊缝热处理由于不能实现每只焊缝单独控制温度,在热处理工艺的制定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焊缝温度的均匀性就会导致焊缝的硬度不均匀,影响热处理质量。对此,本文通过多次模拟实验和现场实践制定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保证了热处理质量,达到了保证焊缝的使用性能的目的,对类似焊缝热处理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图1密集管座集箱1、热处理工艺分析密集集箱管座焊缝绕集箱成360°布置,在热处理过程中不能实现每只焊缝单独控温,如何保证不控温焊缝的高温回火温度与控温焊缝的温度相同是该热处理工艺的关键,而制约其高温回火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焊缝工位不同。针对这个关键因素,将同炉处理的焊缝(以5只SA-213T91焊缝为例)全部布置热电偶,选择其中一只热电偶控制温度,其它热电偶作为监测热电偶,并对每只热电偶的温度进行记录。选用同一个厂家、同一批次的柔性陶瓷加热器(每个加热器的电阻相同),同一批次校验的热电偶,保温材料的质量和面积相同,同批处理的焊缝位置,热处理恒温温度时各热电偶的温度值。 浙江履带式加热器履带式加热器类型